類別
創辦人建議

如何製作種子前募資簡報,確實募得資金

以下是創辦人在製作種子前募資簡報時最常犯的五個失誤,以及我們根據資料提出的修改建議。
Justin Izzo headshot
Justin IzzoResearch Lead, Dropbox DocSend
2021年7月28日

您的投資者募資簡報是貴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雖然做好簡報需要一段時間,但您不必從頭開始。我們做了深度研究,為了要瞭解創投者真正想在募資簡報中看到的內容(在這裡下載我們的種子前輪募資研究報告)。根據該研究,並根據募資簡報最終是否能促成會議和投資條件書的實質影響力,我們制定了 11 項標準。


我們的募資研究也指出,募資初創階段其實有一定的成功法則,而我們將箇中祕訣整理成 2 項資源:

🧬 募資簡報逐步指南 🎨 兩種募資簡報範本(種子前輪與種子輪)

下載指南與範本


在分析上千份簡報後,我們發現許多簡報都有相同的問題,像是工作團隊資料不足,或在產品介紹占太多篇幅。這些問題都容易讓簡報內容失衡,導致創投公司找不到真正想看的重點。

以下是我們發現的前五大失誤以及改正方法:

值得牢記的經驗法則

讓內容保持精簡。

我們的研究指出,投資者查看每份種子前募資簡報的時間平均不到 3 分半鐘。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很難完整介紹自己和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但別忘了,募資簡報的目的在於吸引投資者和您開會,而非募得資金。實際召開視訊會議後,再詳細具體介紹公司的各個層面也不遲。募資簡報只不過是為了吸引投資者的目光,使對方願意進一步詳談。而既然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傳達大量資訊,就必須懂得去蕪存菁,發揮最大效益。我們發現最有效率的做法,就是製作 20 頁的簡報,搭配明確易懂的敘述大綱 (詳見下文)。

(我們也分析了一些知名種子輪募資簡報範例,並指出其中的優點和有待改善之處,可在此處取得範例。)

所有內容都要呼應到問題和解決方案。

說明問題的投影片,可說是整份募資簡報的核心,這部分的投影片最為重要,且此處的內容會為後續所有篇幅定調。因此不妨在此概述想強調的產品功能、想呈現的商業模式,以及團隊介紹投影片所提供的資訊。這裡的所有內容,都應證明您的工作團隊和公司能直接因應所提出的問題。

別忘了,募資簡報是一種敘事過程。

簡報必須有起承轉合,雖然我們也有推薦使用的大綱,但並非每份簡報都能直接套用。如果您的工作團隊經驗豐富,建議可將團隊介紹頁放在前面。如果吸引力在於擁有知名的客戶,或者有許多活躍的日常使用者,不妨先放出介紹吸引力的投影片,將其他財務或市場競爭的投影片擺在後面。另外,您的敘述文字也應強調出公司的強項。出庭律師暨創辦人敘事指導專家 Robbie Crabtree 告訴我們,新創公司在募資階段提案時,要活用簡明扼要的敘事技巧

練習講述簡報,對內容滾瓜爛熟

如果在街上遇到一位對資訊科技不熟的陌生人,對方問您從事什麼工作,這時您會怎麼回答?或者,您會怎麼向父母介紹自己的公司?以前大家認為應該隨時備妥所謂的「電梯簡報」,要是突然遇上投資者就能侃侃而談,不過「電梯簡報」其實也能在撰寫募資簡報時派上用場。可以用電梯簡報作為基礎,進一步構思敘述內容,再製作其他投影片。

1. 未明確解釋「問題」所在及「時機」

在種子前輪,納入這類內容的募資簡報的比例:92%平均頁數:1.9

我們的種子前研究指出,全世界成功募資的簡報中有 92% (美國西岸則為 100%) 特別用幾頁投影片描述一項問題,而該公司或其產品旨在解決這項問題。換句話說,這幾頁投影片非常關鍵。說明問題的投影片是募資簡報的兩大支柱之一,如果您無法明確指出自家公司能夠解決的問題,建議暫緩步調,重新評估企業價值後再行募資。

雖然應當好好琢磨如何說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實際陳述時務必盡量精簡。我們近期的研究指出,成功的簡報平均只用 1.8 頁投影片說明公司能夠解決的問題。換言之,請力求簡明扼要。

說明問題時最困難的部分,也是特別難以說服某些投資者的關鍵,在於點出為何必須馬上解決問題。針對這個問題,不但需要花時間思考無懈可擊的答案,在募資簡報中也該特地用幾頁投影片說明。

這邊的重點在於,確保「為什麼要現在?」的投影片內容不會淪為單純針對「為什麼?」的說明。整份簡報的目標是說服投資者您的公司值得投資,因此請務必善用這個段落營造急迫性,讓對方沒有遲疑的餘地。盡可能運用一切資料,說明現階段市場的情勢,以及投資者為何能因為貴公司加入市場而獲益。

2. 有關「產品」的投影片篇幅太多或太少

在種子前輪,納入這類內容的募資簡報比例:86%平均頁數:2.7

大家很容易把這部分與「解決方案」投影片搞混。這邊的關鍵其實在於讓投資者明白您實際打造的產品,呈現方式可以是螢幕截圖、模擬模型、原型或是完成品。

不必描述過多細節。我們的種子前研究指出,創辦人平均用 2.8 張投影片介紹這部分。別忘了,「產品」段落仍要呼應到「問題」段落,畢竟產品就是解決方案的實質表現。您的產品到底有哪些具體功能,能夠直接因應問題?需將這一點呈現給聽眾,但這時還不需要詳細說明其中奧妙。如果投資者有興趣,他們自然會問,屆時再提供深入資訊即可。

3. 未強調公司的「吸引力」

在種子前輪,納入這類內容的募資簡報的比例:59%平均頁數:1.7

根據公司所處的階段,「吸引力」一節的內容可能會有所不同。投資者希望盡早看到您的市場指標,證明您的產品確實適合解決問題。我們的研究指出,60% 的公司會在簡報中納入這一節,但其中內容未必與財務有關,因為財務資訊另有專屬段落。「吸引力」的內容可能涵蓋了現有客戶、客戶引言,甚至還可能有意向書。

在「吸引力」一節所要表達的重點,只需證明貴公司已經具備某種程度的外部動能。投資者會把您目前所處的階段納入考量,因此請忠實呈現相關內容,但同時也要表現自己的想法具有吸引力。

4. 未展現您組成的適任團隊有能力解決問題

在種子前輪,納入這類內容的募資簡報的比例:93%平均頁數:1.4

雖然募資簡報幾乎都有「團隊介紹」投影片,但根據我們的觀察,許多創辦人在這部分提供的資訊並不完備。您一定想跟合拍的投資者合作,這樣相處起來才會愉快,而對方也是一樣。既然要長期合作,他們也想知道自己將來的夥伴是什麼樣的人。不僅如此,投資者也格外想知道究竟為何應該由「您」來經營這家公司。根據我們的統計,投資者在這一節上花費的時間,僅次於「財務」和「募資目標」(「募資請求」) 的段落,因此建議盡可能提供更詳盡的資訊。

我們以往的研究指出,「團隊介紹」投影片的平均字數幾乎是其他投影片的兩倍,而這無傷大雅。在這個段落中,建議納入每位創辦成員的相片、姓名和職稱,並簡述其學經歷,說明這位成員為何適合您的公司,且能勝任目前負責的職位。不妨一併附上團隊 LinkedIn 個人檔案的連結,方便投資者進一步瞭解。

5. 尚未周全地思考您的「商業模式」

在種子前輪,納入這類內容的募資簡報的比例:88%平均頁數:2.8

投資者知道您在簡報中介紹的商業模式只是個構想,實際運作之後,免不了會有需要調整的地方,但您仍應提出實際可行的方案。您不僅需要回答「公司如何賺錢?」這個基本的問題,還要顯示您的目標客戶族群。

這類內容不應花太多篇幅說明。事實上,如果必須花到三張以上的投影片,才能完整說明整個商業模式,那您的獲利方式可能需要大幅調整。話雖如此,也不能把所有內容濃縮成一張只有價格結構的簡略投影片。本節應涵蓋的內容,包括基本單位經濟效益、目標受眾(企業對企業或直接對消費者),以及說明您要如何觸及該客群的必要市場資訊。

Pre-seed research report

接下來,請琢磨您的敘事手法。

別忘了,簡報是一個說故事的過程。該有的元素都到位之後,請盡可能用客觀的角度重新審視簡報。有沒有哪些部分的資訊可以調換順序,來讓整體訊息更明確?內容涵蓋的資訊量是否太過龐大,投資者必須費心思考才能理解?雖然相當建議依序進行上述步驟,但由於每份提案的內容各有不同,因此請牢記以下幾大原則,再依照自己的需求調整:1) 整份簡報每個部分都需呼應問題和解決方案;2) 以簡潔明瞭且合理的方式闡述內容。投資者好不容易撥出時間給您,千萬別讓他們抓不到重點,而白白浪費了機會。如果有哪個部分解釋不清,請扼要說明。如果有圖表顯得多餘或無助於明確傳達資訊,請果斷刪除。投資者時間有限,別用不重要的內容耽誤對方的時間。

簡報中列出的一切內容,讀起來皆應通順合理;除此之外,不妨再添加一些實用且合乎公司宗旨及論述的新資訊,讓整份簡報更顯完善而豐富。

準備把種子前募資簡報傳送給投資者了嗎?

您的募資簡報真的可以交給投資者了嗎?我們鼓勵種子前和種子輪階段的創辦人申請加入 DocSend 募資網絡。透過 DocSend 募資網絡,我們不僅能為您的募資簡報提供專家意見,還能讓您有機會認識與我們合作的眾多知名投資者。開始使用 DocSend 募資網絡。

關於作者

Justin Izzo headshot

Justin Izzo

Research Lead, Dropbox DocSendJustin Izzo is Research Lead, DocSend at Dropbox. He joined DocSend in 2020 to run startup and venture capital fundraising research. Previously, Justin was a Professor at Brown University and Duke University. He also received his Ph.D. from Duke University.
免費試用 DocSend 的實用功能 14 天
無論您在何處辦公,都能透過即時控制功能和深入分析共享文件。免費開始使用
不須輸入信用卡資料

訂閱 The Weekly Index 取得獨家內容